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、平板電腦,其屏幕通常都支持觸摸功能,這就允許我們進行各種各樣的互動操作,從而極大地提升了電子產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效率。那么,我們司空見慣的LED屏,是否也能實現觸摸操作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在LED屏上,我們同樣能夠實現與LCD屏或OLED屏相似的觸摸功能。那么,這又是如何實現的呢?下面,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吧。
我們日常所見的觸摸屏一般為電阻式觸摸屏或電容式觸摸屏,而想要在LED屏上實現觸摸功能,則需要在LED顯示面板的周圍增加一個紅外線發射與感應邊框。
一般來說,該紅外線發射框要略高于LED顯示面板的表面,每兩個垂直交叉的紅外線的交匯點即位于LED屏的單個像素點的中間位置的正上方,從而使其所發射的全部紅外線在LED顯示面板上形成一個網格狀的紅外線組合。當我們的手指在LED顯示面板的表面移動時,就會對這些紅外線形成干擾。
這時,紅外線發射框自帶的感應器就能感知該干擾,獲取干擾點的準確位置,并反饋給控制系統,從而實現觸摸屏的效果。
相對來說,LED屏通過紅外線實現觸摸功能的原理比較簡單。我們只要掌握了該技術基本原理,并搭配合適的產品即可實現,而無需在屏幕表面增加額外的涂層或接駁其它控制器。
使用紅外線實現觸摸功能的另一個優勢是紅外線不受電流、電壓和靜電的干擾,具有極高的穩定性,可應用于惡劣的戶外環境中。
此外,紅外線觸摸屏工作時,不需要電容式觸摸屏的充放電過程,因而比電容式觸摸屏的相應速度更快。
當然,采用紅外線感應技術實現觸摸功能的LED屏同樣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缺點,例如相對受限的尺寸、增加的屏體厚度、以及較差的光線強度耐受性。
首先,在LED屏上實現觸摸功能,需要額外增加一個發射發外線和感應紅外線干擾的邊框。這顯然對LED顯示面板的無縫拼接性能有比價明顯的影響,很難實現超大尺寸的LED屏。而我們常見的觸摸LED屏的尺寸一般也局限在15到46英寸之間。
而另一方,額外增加的紅外發射與感應邊框也會略高于LED顯示面板的表面,這無疑增加了LED屏的整體厚度。因此,帶觸摸功能的LED屏會更加笨重,并占據更多的空間。
此外,觸摸LED屏一般不允許明亮光線的直射,特別是無法應對強烈的陽光。因此,觸摸LED屏主要應用于室內環境下,如會議室、室內陳列館中等。
雖然,目前來說觸摸LED屏仍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缺點,但與其它觸摸屏相比,仍有其獨特的優點,這主要來源于LED本身的優勢以及紅外觸摸技術的簡易性。
LED屏相對LCD屏和OLED屏這些,具有更好的防護性,能經受一定的沖擊;且LED屏可以對單個損壞的LED燈珠進行替換,維修成本也較低。
LED的使用壽命一般在5年以上,且不會有明顯的光衰;而如果使用合理、并進行一些日常性的維護,LED屏的壽命甚至可以高達10年以上。
LED屏超長的使用壽命,確保我們在使用期間不需要進行更換,這也顯著地降低了其總體的使用成本。
正如前面所說的,實現觸摸LED屏只需增加一個具備紅外發射與感應功能的邊框,而不需電阻式、電容式觸摸屏那種相對復雜的屏幕技術。
Kinglight晶臺MiP0606 LED,搭建微小間距LED屏的首選
目前來說,觸摸LED屏主要應用于一些小型的室內場景中,相對而言并不是一種特別流行的選項。雖然如此,但觸摸LED屏所具備的獨特優勢,如造價低廉、高效節能、經久耐用等,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它類型觸摸屏的不足,算是填補了一些特殊應用場景下的市場空白。我們有理由期待,在不久的將來,隨著觸摸技術以及LED屏制造工藝的進一步發展,觸摸LED屏的應用將變得更加廣泛。